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系列新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农业、农村、农民将面对哪些新课题,呈现
随着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业已形成的可行机制以及脱贫经验智慧,如何更好用于乡村振兴?在此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乡村治理等方面话“衔接”之道。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代表委员表示,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十三五”期间,我国电信普遍服务深入推进,共支持农村和边疆地区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和超过5万个4G基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国行政村、“三区三州”地区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都达到98%以上。
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发展的“新热词”。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
脱贫攻坚路上,教育起了极大的作用:精准施策,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实现了20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智志双扶”让514.05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了高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
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一直囿于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系列难题。即使是在科技发达、商品丰盈、社会进步的今天,消除贫困仍然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