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三五”期间,我国电信普遍服务深入推进,共支持农村和边疆地区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和超过5万个4G基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国行政村、“三区三州”地区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都达到98%以上。
“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2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信息通信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国电信普遍服务深入推进,共支持农村和边疆地区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和超过5万个4G基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国行政村、“三区三州”地区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都达到98%以上。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陈联俊教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贫困村通光纤和4G推动了互联网扶贫,互联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事业有巨大价值,可以说,互联网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功不可没。
互联网扶贫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陈联俊告诉记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事业来说,贫困地区可以从互联网经济中发现市场需求,促进产品和服务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拉动经济发展。一方面网络经济为贫困群众带来生产机遇,在广泛的信息交流基础上开展交换活动,满足生产生活消费需要,提升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互联网为贫困地区开拓了市场,使贫困群众可以寻找机会融入更大范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为自身谋求发展空间。可以说,网络经济为贫困群众带来的财富价值呈现双向互动作用,既表现在经济成本的递减效应,也表现在边际效益的递增效应。成本的递减性是指由于互联网的扩散性,贫困群众通过网络开展经济活动的成本逐渐减少;效益的递增性是指由于互联网的累积性,贫困群众通过网络开展经济活动的收益不断增加。在网络经济活动中,“长尾效应”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动,无论贫困地区的产品或服务类型如何,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相应的消费对象,而且互联网的外部经济性也会带来良性经济循环,不断扩大贫困地区经济影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互联网扶贫活跃脱贫群众精神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
陈联俊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在物质富裕上,而且表现在精神素养方面。网络扶贫能够推动扶贫思维的深层变革。从长远发展视角来看,扶贫的关键是精神脱贫。互联网开阔贫困群众的视野。互联网打开了贫困地区连接世界的窗口,贫困群众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地域的穿越,随时了解各地的资讯信息及人情风貌,改变由于经济条件受限的认知领域,找到广泛的兴趣和交流的对象,在网络空间中开启新的生活体验。互联网可以从多维度多层次满足贫困人口的精神需要,既可以直接利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优质师资力量和丰富的人力资本,帮助群众接受教育培训,也可以促使群众利用互联网获取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实现不间断的自我学习,还可以在虚拟模拟技术中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活动,克服时空障碍和环境束缚,实现与发达地区在不同方面的同步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贫困群众获取网络空间资源越来越便捷化,加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互联网扶贫助力精准扶贫方略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
陈联俊分析,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带来的扶贫价值可以从多层面实现精准扶贫,通过互联网积累、搜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通过较少的人力成本,真正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动态跟踪和脱贫检测,提高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扶贫主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多方面收集贫困信息,进行扶贫对象的筛查识别,确保扶贫精准到位,既保证应扶尽扶,也防止过度帮扶,将扶贫资源用好用对,在扶贫中优化政府职能,锻炼党员干部,密切干群关系;从扶贫方式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加快扶贫速度和监测预警,能够及时了解贫困人口的信息变化,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防止作风漂浮带来信任流失;从扶贫对象来说,贫困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有效反映真实状况,获取透明信息,加强上下沟通,防止扶贫偏差和扶贫欺诈,杜绝虚假脱贫,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
互联网扶贫创造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联俊认为,互联网技术为实现开发式扶贫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锻炼拓展了贫困群众的社会交往能力、工作活动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同时也促进了贫困人口释放自身潜力,增加个性表达机会,帮助他们得到自我超越的成就感。互联网技术促进贫困地区人的价值实现,在于提供了新型发展路径。世界人民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扶贫事业的进展,贫困群众的脱贫方式在网络空间中成为鲜活的扶贫范本,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产生正面作用,推动世界减贫治理事业进步,带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际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