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要践行教育家精神,到基层去,投身乡村振兴、教育强国建设,为乡村孩子点亮未来明灯。
当乡村既能寄托乡愁,也能承载梦想;当奔赴乡村的年轻人不仅找到心仪的生活方式,更参与乡村全面振兴,这样的双向奔赴,成为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有益探索,也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也给乡村教育带来新要求。乡村教育长期承担着“输送农村孩子进城”的特殊使命,新时代乡村教育需要从服务于“城市”的“辅助”功能回归激活乡村、培育新型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着力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奋力建设农业强省,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学习领会,深刻理解建设农业强省的理论指引和实践要求,准确把握新定位新挑战,有力有效统筹推进,以高质量发展和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小农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强大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课题,进而不断推进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20年来,已累计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选聘教师118万人,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我省正在由传统农业向智能现代农业加速转变,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农业生产各环节。预计“十四五”末,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突破67%,主要农作物作物良种覆
河南是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过渡期以来,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着力推进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