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粮草军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预算报告也明确,“加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
2022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预测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到2.2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多地持续将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确保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人民法院要切实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找准服务基层的切入点、着力点和侧重点,全力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以高质量司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国资委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强化责任担当,高质量做好助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今年“三农”工作,研究部署明年工作,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行战略部署。
新能源汽车下乡对农村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它能够改变农村居民的出行环境,使他们的通行更加便利、成本更低,同时对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促进消费,甚至对拉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