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连着农产品产地和餐桌,事关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环节。随着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供应链建设在确保产销端紧密对接,助力农产品品牌打造,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等方
5月8日,2023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发布《支持脱贫地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倡议书》,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涉农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倡议。
促进乡村振兴,必须破解青年人才之“渴”,既让更多想到乡村去历练成长的青年人才“进得去”,也让更多乡村依靠青年人才赋能“走得出”,加快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蓝图从梦想照进现实。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既需要我们明确,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如何为农村孩子的“音乐梦”插上翅膀?5月10日,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全省乡村中小学“以美育人 向美而歌”合唱培育工程启动仪式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
由新华社、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新华网主办的新华网溯源中国“种子计划”第一季成功举办以来,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5月11日,2023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大会暨新
财政资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粮草军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预算报告也明确,“加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
2022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预测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到2.2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多地持续将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确保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人民法院要切实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找准服务基层的切入点、着力点和侧重点,全力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以高质量司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