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汝阳、嵩县最后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5%,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脱贫攻坚是立了军令状的,军中无戏言,必须不折不扣坚决兑现。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明两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再接再厉,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汝阳、嵩县最后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5%,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决战决胜看今朝,真正大考在今年。现在,距离2020年年底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满打满算只有200多天。放眼河洛乡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并肩作战,脱贫攻坚战旗猎猎。
攻坚拔寨,取得决定性胜利
初夏时节,阳光热辣,市县乡村四级扶贫干部更是干得火热。当下,一场脱贫攻坚“查弱项补短板促提升”专项行动正在全市范围紧锣密鼓地展开,目的就是深化“一转三推进”,全面检视工作,打牢基础、补齐短板,提高脱贫质量。
“脱贫攻坚真正到了倒计时阶段,有一种强烈的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必须抓紧每一天,做实每件事。”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王淑霞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越是艰难越向前。回望来路,脱贫攻坚波澜壮阔。
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挂帅出征”,遍访贫困对象、一线指挥调度;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层层压实政治责任,14个重大专项指挥部握指成拳;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更加稳固。
今年2月,嵩县、汝阳正式宣布脱贫,至此,洛阳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与此同时,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累计脱贫47.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节点,标志着党中央提出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战略任务,洛阳基本完成。“沟域经济”“三金带贫”“智慧扶贫”“远程医疗”“产业联建”等创新之举,更为中原决胜贡献了洛阳智慧、洛阳力量。
坚持标准,确保高质量脱贫
这些年,脱贫攻坚“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但稳定住、巩固好并不容易。一年来,我市坚持现行标准聚力挂牌督战,坚持“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效,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
在义务教育方面,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基本医疗方面,贫困群众基本医保实现全覆盖,远程医疗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在住房安全方面,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前完成,危房改造动态清零。在饮水安全方面,逐村、逐户、逐工程开展“回头看”,普遍健全饮水安全工程建管长效机制。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啃下“硬骨头”,答好“加试题”,洛阳两场硬仗一起打。
“决不能把肩负的责任看轻了,决不能把面临的挑战看轻了。”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市委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发出了尽锐出战、全力冲刺,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的号令。
群众增收是决战决胜的关键所在。今年脱贫收入标准提高到4000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各地不误农时推进结构调整和春耕生产,新安辣椒、岭上硒薯、富硒谷子、山区食用菌等短平快的特色农业规模稳步扩大。各地还统筹破解农产品售卖难、农民工就业难、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难等问题,多措并举保障农民收入。
为有效防止返贫,我市利用“洛阳智慧扶贫信息系统”,加强对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返贫致贫,确保群众稳定脱贫。
尽锐出战,坚决兑现军令状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响鼓重槌。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在攻坚决胜最后时刻,全市上下始终扛稳扛牢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持续深化“一转三推进”,持续强化抓工作的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在脱贫一线守初心、担使命、抓落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前不久,我市新选派906名第一书记到村开展工作,同时明确原计划今年5月轮换的贫困村第一书记在村坚持工作到年底,通过新老第一书记一同驻村、并肩战斗,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打赢收官战,要真刀真枪地干,也要真金白银地投。受疫情影响,今年各地财政收支压力比较大,但再困难也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我市明确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扶贫资金投入只增不减,确保资金投入与攻坚任务相匹配。
岁月不负奋斗者。此刻,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奋力冲刺时不我待。让我们只争朝夕、尽锐出战、全面总攻,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刘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