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句句入心。脱贫攻坚进入了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句句入心。脱贫攻坚进入了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
2月8日,洛阳市汝阳县三屯镇秦岭村,贫困户关孬旦的妻子正在食用菌种植大棚内为菌种注水。
贫困户关孬旦3年前突发心梗,因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但从此出不了远门,也干不了重活。里里外外,一家老小6口人的全部开销主要依靠他妻子。 “去年3月份,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我开始学习种植食用菌,到春节时不仅收回了成本,还略有盈利。”关孬旦妻子的脸上挂满笑容。
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杜元标介绍说,通过宣传和政策扶持,该村利用“雨露计划”,有3户贫困户开始规模化种植食用菌,目前共种植香菇3万袋、银耳1万根。此外,还有50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涉及养蜂、养鸡、养猪、养羊等多个项目。因为有县畜牧局的帮扶,村内的所有养殖项目都有疫病防治保障。
“通过开展多项帮扶措施,秦岭村已经实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能增收的目标。村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458人,除了政策兜底户,按照既定标准核算,剩余的98户431人今年都能实现脱贫。”杜元标胸有成竹。
“去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切实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统筹部署、强力推进,实现了开局之年的首战告捷。”2月4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二天,在洛阳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上,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说。
开局之年首战告捷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也是扶贫开发工作政策机制大转换之年。洛阳市上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圆满完成了省定214个贫困村46760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西工区、高新区整体脱贫,实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的首战告捷。
强化组织保障。洛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列入全市“9+2”工作体系,作为实现全市“四高一强一率先”战略目标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来统筹部署、强力推进。
该市编制了《洛阳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将全市脱贫目标按年度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贫困县的脱贫摘帽时间,对县、乡、村及贫困户脱贫的对象、时间、标准制定了具体规划和措施,明晰了脱贫路线图,分步实施,为脱贫提供精准的“靶子”。
落实目标责任制,实行51名市领导分包重点乡镇、170个市直单位分包170个贫困村、各县领导包村制度,市、县、乡逐级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实现了“四级书记”抓扶贫、人人有责任、全员齐参与的工作格局,保证扶贫做到“靶向精准”。
围绕“转、扶、搬、保、救”五条脱贫途径,在全市组建8个脱贫攻坚专项推进小组,着力解决易地搬迁、金融扶贫、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扶贫等领域中的重要问题。2016年产业扶贫项目、金融扶贫项目贫困户扶持率达23%,对没有劳动能力、符合低保条件的35368人全部实施了保障兜底。
确保“精准”落地生根。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实现了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市县有平台,通过建档立卡“回头看”保证精准识别不出纰漏。贫困人口退出,推行“四坚持”、“四算账”、“五见面”、“六清楚”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档案资料和贫困户信息准确完善。如嵩县的精准识别工作受到了国家统计局的充分肯定。市督导组经过抽查,全市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和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增收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市6个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4.12亿元,大力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各县(市)贫困户共饲养牛(鸡)等动物14万头(只),种植花椒、烟叶等经济作物2.2万亩,发展大棚139个,建设贫困村加工车间10个,有效带动了14734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始终坚持把廉政扶贫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紧抓不放。对2011年以来的扶贫资金进行全面清查,查找出各类问题160个,涉及金额9100余万元,及时进行了整改,严格落实了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在全省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洛阳市被评为A级,嵩县、洛宁、汝阳、宜阳等4个县被评为A级。在“金果树工程”社会化扶贫中,20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得到有效落实,“爱心圆梦工程”接收社会捐资2.5亿元,全部用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凝聚脱贫攻坚合力。不断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该市共修建道路366公里、打井35眼、改造农村电网38个村、建设文化广场34个,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全市共召开转移就业推介招聘会180场,培训贫困劳动力22150人,投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对20615名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搬迁,并同步建立饮水管网、电网、道路、学校、卫生院等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社会保障脱贫方面,将农村低保标准线提高到3050元,实现扶贫标准线和低保标准线两线合一。投入低保兜底保障资金2.9亿元,对全市2137名孤儿实现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
充分发挥定点帮扶的带动作用。全市选派定点帮扶单位993个、民营企业675家、驻村第一书记669人、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10.8044万户,实现了定点帮扶工作的多重覆盖,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人员和财力保障。
严格问责和督查考核。坚持平时考评与年终综合评价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把脱贫攻坚与领导干部选拔使用紧密结合,实行正向激励。全市先后开展了4次综合性督查、6次专项督查、2次跟踪暗访,配合省督导组督导7次,全年督查整改问题239个,问责、处理干部288名,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到位。
为了保证督查效果,该市采取调阅相关资料、入户核算核查、实地查看、政策常识考试等多种形式,深入查找扶贫领域的违法违纪以及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年通报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帮扶单位17个,调整更换驻村第一书记140人。聘请了45名廉政扶贫监督员,开展了“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治理活动”和“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廉洁扶贫促进精准扶贫。
撸起袖子搞脱贫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今年,洛阳市要完成伊川县脱贫摘帽,偃师市、洛龙区、伊滨区整体脱贫,实现198个贫困村、8.12万名贫困群众的脱贫任务。
撸起袖子加油干,闻鸡起舞敢争先。李亚在会议上强调,要突出重点,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长效扶贫机制,采取稳定脱贫措施,聚焦精准,持续用力,确保必胜。要突出动态管理,确保识别精准;突出分类施策,确保稳定长效;突出资金使用,确保最大效益;突出考核验收,确保脱贫质量;突出统筹协调,确保全面推进扶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让群众满意。
“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形势的新变化,精准查找致贫根源,调整精准脱贫对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一鼓作气,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李亚说。
“今年要形成决战脱贫强大合力,引导群众把志气强起来、干劲鼓起来,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重点围绕六大特色产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坚决完成28个贫困村、25100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目标!”伊川县委书记李新红信心满满。
(作者:黄红立 汪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