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过渡期最后一年。实打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打赢打好过渡期收官战,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更是必须扛稳的政治责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是过渡期最后一年。实打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打赢打好过渡期收官战,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更是必须扛稳的政治责任。
昨日召开的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明确,全市上下要牢记“国之大者”,扛稳政治责任,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动态监测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的第一道关口。我市将持续完善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把集中排查与日常监测相结合,及时将符合识别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对象管理范围,“一户一策”精准确定帮扶举措,持续强化政策落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各地要严格监测对象风险消除机制,确保风险消除真实可靠、群众认可。
只有推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有坚实根基。今年,我市将集中连片做大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杂粮、中药材、食用菌、优质林果等5条富民产业链,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加大农副产品消费帮扶力度,让群众更多分享到产业链发展增值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产业支撑和就业保障。我市将着力拓展群众就业空间,持续开发农村公益岗位,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以工代赈等作用,实现脱贫人口就近稳定就业。同时,各地要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把脱贫户、监测对象重点纳入技能培训范围,不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提升就业层次,增加务工收入。金融机构将持续推进金融帮扶,发放小额信贷支持群众发展生产。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根据人口转移和乡村演变趋势,我市将坚持全域推进与分批分类推进相结合,加快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今年,全市将完成1000公里“次差路”整治提升任务,持续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和运营,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抓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改厕工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群众满意是检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标准。下一步,我市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到“平时有人问、困难有人管、政策有人帮”,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群众,让群众真满意、真认可。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