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现代化洛阳建设,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加快现代化洛阳建设,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黄河之滨,呼南高铁焦洛平段三大控制性工程同步开工,洛阳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铁新通道呼之欲出。
锦屏山下,作为都市区的重要“卫星城”,宜阳县城依山傍水、产业集聚,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拉开大幕。
陆浑湖畔,万亩丹参基地蔚为壮观、环湖农文旅融合示范区水天一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图景扑面而来。
中共洛阳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提升城市能级,做强县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与乡的双向奔赴,将不断拓展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提升城市能级
缤纷夏日,洛阳城市阳台时尚浪漫、活力满满。这个由体育场华丽蜕变的公共聚合空间,已然成为都市区的新封面。
洛南开元湖荷花初绽,环绕四周的写字楼鳞次栉比,直播电商、创意产业、科技服务等城市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
迈进新发展阶段,城市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特别是随着城市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基本结束,提升城市能级的重点转向适度扩大规模、突出做强功能。
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和核心竞争力,洛阳将以呼南高铁焦洛平段、机场三期改扩建等为重点抓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楼宇经济、平台经济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以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等为重点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着力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产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聚合力、辐射力、带动力。
做强县域经济
从中心城区出发,驱车半个小时,便可抵达环都市区各县区。畅通的交通连接、紧密的产业配套,构筑了组团式城市格局。
而在南部生态发展区,自然生态优美,矿产资源富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更加多元。
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聚焦做强县域经济,洛阳将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坚定不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其中,都市核心区要统筹城市提质和城市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不断提升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环都市区要统筹县城建设和产业发展,找准优势细分领域,发展与新赛道产业关联的先进制造业,打造县域经济发展高地;南部生态发展区要统筹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告别“摊大饼”的老路,洛阳城市组团式发展格局更加清晰。
未来,洛阳市将加快推动环都市区各县城加强与都市核心区的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形成主城区与卫星城一体发展的组团式城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洛阳都市区,更好引领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行走河洛乡村,新业态、新面貌、新生活令人应接不暇。
在伊川吕店镇,原本望天收的丘陵地在统一流转后,提标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亩均效益大幅提高;在栾川祖师庙,旅游公路通到村,供排水管网铺到户,偏远闭塞的空心村摇身一变成为高端民宿集群;在偃师圪当头乡里中心,日间照料、托幼中心、共富工坊“一站式”布局,“一老一小一青壮”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现代化洛阳建设的最大短板。近年,洛阳坚持富民导向,以产业为根本,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在较短时间改善了乡村面貌。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下一步,洛阳市将继续坚持好发展好行之有效的探索实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和农村路网建设,分批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改善,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加多姿多彩。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白云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