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省委一号文件在防返贫机制上有哪些重要升级?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滕永忠。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刘婷婷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省委一号文件在防返贫机制上有哪些重要升级?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滕永忠。
滕永忠指出,在健全帮扶机制上,省委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覆盖全体农户的防止返贫致贫促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新机制将加强监测预警和部门数据共享,以便更精准、及时地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监测与帮扶范围,落实精准帮扶措施。
同时,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切实提升帮扶工作质效上,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推动帮扶车间提档升级,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收入。
滕永忠建议,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将农户嵌入产业链,同时建立价格保险、应急维修基金等风险防范机制。
只有将农户深度嵌入产业链价值链,才能真正实现“联得紧、带得稳、富得久”。滕永忠介绍,以兰考县乐器产业为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盘活闲置农房建设工坊,还培育出3000余名专业工匠,人均月增收超4000元。这种“资产盘活+技能提升”的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