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挺膺担当、创新图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走好新时代强农、惠农、富农路。
近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挺膺担当、创新图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走好新时代强农、惠农、富农路。
在“创新图强”中走好“破旧立新促升级”的“强农之路”。“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国家农业发展还面临众多“卡脖子”难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智慧农业、生物育种、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采取本土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科技人才。一方面,通过链接政府、高校、企业等资源,建立多渠道、多领域、多方面培训体系,为乡村人才成长赋能。另一方面,通过健全激励政策,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科技人才下乡助力,激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调查研究”中走好“察民情、解民忧”的“惠农之路”。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纵观党的发展史,实际就是重视调查研究、不断解决问题的历史。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好、弘扬好这一优良传统,坚持以“调查研究”为抓手,聚焦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衡等民生难题,通过调访群众、查出实情,研机析理、究其对策,切实将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务实求效”中走好“兴产业、富百姓”的“富农之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村留得住人。产业振兴的背后离不开“领头雁”的引领,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实干为要,以开拓者的姿态,善于出招、敢于出招,勤耕产业“责任田”。不仅要加强谋划出特招,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特色产业“多点开花”,激活和美乡村建设“新动力”,让每一个乡村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解”。同时要融合发展出妙招,用好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业态,让好山好水、好瓜好果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魏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