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我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近日,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召开,“晒”出了全市组织系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成绩单”。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我市坚持干部、组织、人才“三个轮子”一起转,抓牢“三个关键”,补齐“四个短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脱贫攻坚的实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今年是我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近日,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召开,“晒”出了全市组织系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成绩单”。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我市坚持干部、组织、人才“三个轮子”一起转,抓牢“三个关键”,补齐“四个短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脱贫攻坚的实绩。
盯紧“关键人”:压实县乡党政正职责任
截至目前,全市还有6个贫困县、399个贫困村(其中206个深度贫困村)、19.3万贫困人口,明年要实现整体脱贫,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实践证明,抓村必先抓乡,强村必先强乡。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中,我市始终坚持盯紧压实县乡党政正职责任,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
作为贫困乡镇的汝阳县刘店镇,有5个贫困村。近年,该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先后促成了汝阳佳嘉乐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等项目落地,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带动、金融扶贫等举措,实现了对全镇16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让困难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刘店镇党委书记李向阳说:“身为党委书记,要坚持带头冲锋、埋头苦干,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科学用好考核“指挥棒”,健全完善县乡党政正职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其履行脱贫攻坚的政治担当责任、决策部署责任、推进落实责任、问题整改责任、脱贫效果责任等方面内容,并建立了县乡党政正职履行脱贫攻坚责任考核档案,突出奖优罚劣,坚持对全市6个贫困县、69个贫困乡镇的党政正职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换人”。
扶起“后进生”: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
日前,在全市脱贫攻坚第七次推进会议上,市委书记李亚强调,要加强基层党建,更加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和帮扶队伍建设,以“河洛党建计划”全面进步年为抓手,全面加强贫困地区党建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总攻战。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尤其是在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较为典型。近年,我市聚焦补齐短板,累计整治贫困村中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67个,整合涉农资金4.04亿元,发展产业项目618个。
“村干部年龄偏大,培养后备干部少;外出流动党员多,联系管理不到位;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推进慢……”去年7月,栾川县对全县农村党组织进行精准摸底,并列出其党建工作问题清单。该县组织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摸底情况,把全县农村党组织评定为五个星级,在奖励先进农村党组织的同时,通过建立整顿提升台账、选派工作队等措施,对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实施精准整顿、全面提升。
今年,我市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坚持和落实“三有三带”标准,选优配强贫困村党支部书记399名,全市建立村干部后备人选库,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使之成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
5月22日,我市通过“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对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班仪式进行远程教育直播,有效扩大了抓党建促脱贫培训的覆盖面。各县(市)区也充分利用新时代“三新”讲习所,加强对贫困地区党员群众脱贫政策、实用技术的培训教育,切实提升脱贫致富能力。
今年年初,我市顺利完成了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并将173家市派单位向深度贫困村进行倾斜。据统计,目前,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已累计争取扶贫项目1421个,协调引进资金2.49亿元,惠及群众近10万,切实助力贫困村走出困境。
打造“新引擎”:全力抓好基层基础保障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才是生命。”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我市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提升贫困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贫困地区发展打造了一个个“红色”引擎。
盛夏时节,孟津县送庄镇送庄社区的袖珍西瓜喜迎丰收。去年,该社区被定为孟津县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后,利用财政资金建起了4个温室大棚,种植袖珍西瓜等特色农作物。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6位数。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建标笑着说:“真是尝到了甜头!俺们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全村百姓一起致富。”
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已覆盖全市32%的贫困村。按照计划,我市将进一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年底前,确保全市有40%的村实现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强化贫困村的“造血”功能,除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我市还着力打造了脱贫攻坚“智囊团”。
栾川、嵩县、洛宁等贫困县地处伏牛山区,生物医药资源丰富。为利用好这些资源,我市人才部门发动“河洛英才计划”邢新会团队、刘雪松团队等生物医药类团队,引导其与贫困地区政府部门和企业在生物育种、中医大健康等领域开展对接合作,成效初显。
同时,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我市持续开展“专家人才精准扶贫乡村行”“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等活动,让各类专家深入贫困一线“把脉问诊”,并依托教育、农业、卫生等部门,逐步推进贫困地区各类技能人才的培训,为贫困地区“育”出更多人才。
为提升村级阵地的服务功能,去年以来,全市共列支3.16亿元基层党建专项经费,用于阵地建设、功能提升、教育培训等,新建、改造提升村级组织阵地1812个,并将普惠金融、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等融入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使广大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提振人气的综合型开放式服务平台。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总攻战这场硬仗,绝不会有任何捷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广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将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切实扛起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脱贫攻坚,努力交上一份令历史铭记、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洛阳日报记者 李梦龙 通讯员 陈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