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抓好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充分认识“千万工程”经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进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用持续努力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经验和先行样本,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真抓实干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对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扎实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2022年实际增长7.6%。
新征程上,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作为抓好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要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要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中国国际减贫中心研究员。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