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万工程”经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充分认识“千万工程”经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进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用持续努力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经验和先行样本,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真抓实干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自此,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迈入新阶段,“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当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需要找到一条最适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换而言之,我们面临一个如何找准方向的问题,而“千万工程”就是一个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本。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我们之所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因为它在浙江全省历经20多年奋战、更迭升级3代,已被实践证明是可学可用的有效经验。据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2002年的浙江仅有约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而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示范乡镇724个、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浙江省也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指出,浙江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千万工程”的伟大实践历程再学习、再领会,对“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再认识、再提炼,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转化运用到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来。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中国国际减贫中心研究员。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