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发展农业,根据各地各类产业发展实践,大概有四种产业振兴的路径。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在“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计划”(二期)沙龙活动暨共富乡村共创可持续沙龙(第六期)的演讲中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发展农业。根据各地各类产业发展实践,大概有四种产业振兴的路径。
第一种是延伸式。以农业为本,生产出农产品,就要让产业能够增值,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所采取的基本方式就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某种程度上讲,一两个县的小麦产量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量。因此,走延伸式的产业振兴路径,一定要和周围的乡村,甚至大规模的跨区域的乡村,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形成规模。
第二种是嵌入式。现在有很多做法,拿最现代的理念和技术嵌入传统农业的经营过程中去,信息化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嵌入。去年底,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接近73%。无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还是电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都是拿现在掌握的最先进的生产理念或生产技术,直接嵌入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成效。
第三种是替代式。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的土地面积是19亿亩次,耕种收等都分别算一次,覆盖服务的农户有8900万户,而流转土地的农户是7000多万户,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比土地流转所覆盖的农户更多了。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双方其实是两类经营主体,一类是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另一类是服务主体,主要是为第一类提供托管、代耕等生产服务。这就很明显出现了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替代传统农业劳动的过程,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农作方式,而且发展很快。
第四种是溢出式。乡村旅游就属于这种现象。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并且有生命力的乡村,成为城里人持续愿意来的网红打卡点。这个地方的乡村旅游效益,一定是建设农民宜居宜业和美丽家园的溢出效应。我国有50多万个行政村,包括了两三百万个农村居民点,要清晰认识到,不是说每个村都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对有资源条件的村庄,要进行系统的规划,要让农民在里面继续生产生活,成为一个中国农耕文化活着的村庄,才可能持续产生乡村旅游的溢出效应。
一个乡村到底适合什么产业振兴路径,只能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所在村庄和区域,有什么资源和禀赋,就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但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以农为本,通过延伸、嵌入、替代、溢出这四种路径,找到适合自身产业发展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