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新时代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乡村教育仍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现代化教育资源利用不足、教学目标单一、学生流失和出生人口下降等现实挑战。立足于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定位,我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乡村教育数字资源的支持和应用力度、大力推进乡村学校教学改革。
首先,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提高乡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乡村教师的作用应当得到有效发挥。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涵养乡村教育情感,厚植乡村教育情怀。乡村教师面临的教学条件相对薄弱,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激发他们扎根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二是要增加乡村教师数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2020年,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乡村教师队伍还存在结构性缺员较为突出、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发展通道相对偏窄、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因此,要通过招聘和支教等多渠道并举、城乡一体流动等方式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通过师范生定向委托培养和学历提升制度、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实施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和乡村建设人才注重从乡村教师队伍中选拔的政策,拓展教师发展空间。三是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大补助津贴,提高乡村教师总体收入;强化乡村教师福利保障,改善乡村教师在住房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生活难题,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其次,加大对乡村教育数字资源的支持和应用力度,为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借助信息技术既可以为乡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在这方面,一是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同乡村教育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依托数字资源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鸿沟,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要加大对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培训投入,教师也应自觉主动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技术操作,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创新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营造乡村教育课堂教学的新生态,成为敢用、会用、善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新型老师。三是要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依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通过微课、录像、直播等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创造有智慧、高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
再次,大力推进乡村学校教学改革,为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新时代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推进教学方式变革。要结合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优化与改进乡村学校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重视情境教学、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探索跨学科、综合化教学;同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以此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高度重视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乡村学校教学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乡土文化滋养乡村教育,有效提高乡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
(赵宝军 朱莉莉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