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全局性国策,是推进乡村全面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全局性国策,是推进乡村全面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百业待兴农为先。”在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党员干部应该认识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更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转变。要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链条升级,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使农产品不仅有高质量,还要有高附加值,实现乡村产业的优化升级。此外,还要注重发挥乡村的特色和优势,鼓励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旅游等,进一步丰富乡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
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复兴。“文以载道,文化为魂。”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文化复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要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乡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乡村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创新乡村文化传承方式,保护和传承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文化的“根植”与“开花”,让乡村文化与时俱进。与此同时,要关注农民的文化需求,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建设乡村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为农民提供学习、交流、娱乐的场所,让乡村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交融的重要阵地。
着力推进乡村生态建设。“山清水秀,方称乡村。”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实现乡村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乡村的环境美丽,更关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守住生态红线,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要推动绿色发展,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产业布局,打造美丽乡村。在这一过程中,要实行生态补偿制度,鼓励农民参与生态建设,让他们在生态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合力。此外,还要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发挥乡村的生态优势,让乡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陈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