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工委会组编的《乡村振兴 中国职教在行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正式出版。
近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工委会组编的《乡村振兴 中国职教在行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简称《案例》)正式出版。
乡村振兴,职教先行。为了更好地凝聚和共享全国各地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与经验,推出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优秀成果,2022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工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活动通知发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先后征集到近200个案例。编委会从中精选了43个有代表性的案例,邀请相关专家给予指导把脉,历时一年结集成书,于2023年6月正式出版。
《案例》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担任编委会主任,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工委会主任段福生担任主编。书中收录案例得到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邢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兴洲、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河、北京教科院终身所终身教育研究室主任赵志磊、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于东平、北京市东城区职教中心原教研员胡嘉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明文等7位专家的点评指导。
《案例》全面总结提炼了全国职业院校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阶段的具体做法与心得体会,涵盖东、中、西部地区。板块设计上,从科技引领、产业支持、人才培育、文化传承、共建帮扶等维度展开,具体分设5大板块:
首先,科技引领促振兴,从“技术指导”到“科研转化”,更加突出农业科技的应用性导向。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领域,共收录了“打造种子芯片,赋能乡村振兴”等11个典型案例,涵盖了种业振兴、科技帮扶等多个维度,“教授进村”等典型做法全面展示了职业院校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农业发展的生动场景。
其次,产业支持促振兴,从“简单就业培训”到“校村融合共建”,更加突出乡村产业扶植的经济性。聚焦农民增收致富的核心诉求,共收录7个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助力乡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涵盖了职业院校助力乡村电商产业、种植产业、养殖产业等实践案例,“做靓苏农一枝花”等做法,积极回应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核心诉求。
第三,人才培育促振兴,从“单一形式”到“长短结合”,更加注重乡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性。聚焦乡村人才培育有效路径,除短期培训外,积极探索满足高端农业人才需求的长学制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乡村振兴学院”“田间课堂”等灵活的教育组织方式,呈现了15个职教深耕乡村大地的实践育人场景,深入阐述了职业教育培育乡村人才的实践路径和有效举措。
第四,非遗传承促振兴,从“技艺挖掘”到“文化传承”,更加注重乡村文化治理的特殊性。从乡村传统工艺保护传承角度,共收录5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案例,涵盖“非遗进校园”“产教融合促传统手艺焕发新动能”等,为乡村文化振兴、工匠技艺传承与培养提供了借鉴。
第五,共建帮扶促振兴,从“人员帮扶”到“组织共建”,更加注重党建引领校村共建的实效性。从党建引领“校村共建”“驻村帮扶”“派驻工作队”“第一书记”等视角共收录5个典型案例,阐述了组织帮扶成果成效,对新时期基层乡村的组织振兴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