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党员干部必须下足“精准功夫”,坚持精准调研、精准施策、精准落实,为实施乡村振兴取得更多的成绩,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党员干部必须下足“精准功夫”,坚持精准调研、精准施策、精准落实,为实施乡村振兴取得更多的成绩,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精准调研“把好脉”,找好乡村振兴的“良方”。乡村振兴的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精准”二字,要全面把握好乡村振兴的发展发现,就要找准基层的薄弱处,找出不足之处,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唯有搞好基层调研,把好基层发展脉络,厘清方向思路,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政策良方,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掌握新农村的发展脉络,掌握农户的真实情况和需求,梳理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以问题为导向,才能让乡村振兴的各项措施落到心坎上,才能真正从根源上助力乡村振兴。
精准施策“为抓手”,夯实乡村振兴的“握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把各项任务目标细化分配,合理运用政策,把资源用在工作的开展上,系统划分,牢牢把握住精准施策这个“抓手”,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谋划好新出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各项事情管理得有条不紊,要精准施策,找好开展工作的落脚点,以提振乡村经济为根本,以巩固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为“三农”产业实现增收,不断增强乡村产业提能。
精准落实“强主线”,牢固因地制宜的“基点”。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乡村振兴工作就是看我们干部能不能抓好落实,能不能在精准上下功夫。助农扶助,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党员干部要抓好这个主线,以此开展民生工作才不会走偏。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主线,走到田间地头去,才能掌握本土情况,才能根据因地制宜这个“基点”来展开,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实施上干出最精准的事,才能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最丰厚的利益。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深入调研,搞好落实,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户制宜制定出的标准才能使乡村振兴走得更加有力。
(薛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