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新时代促发展的先锋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抓好发展机遇,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全部力量。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新时代促发展的先锋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抓好发展机遇,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全部力量。
抓好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添活力。“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一重要论述为抓好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可以说,产业是乡村不断发展向前的坚实基础,唯有实现产业振兴,才能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保障。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抓好产业振兴放在重要位置,立足当地乡村实际,结合乡村特点,大兴富有特色的产业。
抓好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增动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针对乡村人才振兴,我们党号召乡村各地,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切实提高乡村人才的能力素养、干事效率,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引导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乡村发展实际,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力度,不断壮大人才规模、提升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以人才之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抓好生态振兴为乡村振兴展魅力。生态振兴不但是农村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需要。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生态振兴、满足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生态振兴能否实现,其落脚点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关系能否和谐统一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党员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生态建设当中去,全面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生态保护意识等工作当中,将人民群众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往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当中。
(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