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最新发布,今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在一系列巩固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成果的举措中,发展产业被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所在。
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最新发布,今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
在一系列巩固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成果的举措中,发展产业被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所在。
今年,全国脱贫地区稳步推进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产业帮扶资金功不可没。统计显示,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5%以上用于支持帮扶产业发展,比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机制作用,深化消费帮扶行动,累计采购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1115.6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419.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众多有效落实举措中,将加强产业协作、共建产业园区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成效考核,有效推动了东部地区产业向脱贫地区梯度转移。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东部省份共引导2633家企业到协作地区投资,实际到位投资1354.2亿元,共建产业园区701个。
“以产业梯度转移的模式推动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平衡国家区域经济有着重大积极意义。其中对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调脱贫地区实现自主发展和增加就业、助民增收有着积极意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此之外,这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以及对扩大内需市场形成进一步促进。
张文忠认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正在向着规模化发展,这对发挥各地资源禀赋和优势,尤其是劳动力优势而言,可以实现共赢的效果。
据记者了解,我国目前拥有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根据今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指导西部地区10个省(区、市)和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编制省、县两级实施方案,推动谋划了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
此外,2022年以来,国家乡村振兴局还组织东部13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结对帮扶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许健民介绍,国家乡村振兴局倾斜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2亿元,比2021年增加15.2亿元,增长9.7%,县均达到2.8亿元。此外,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局还会同全国工商联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倾斜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专项工作,动员3677家民营企业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对接关系,累计已到位资金344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549个。
本报记者 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