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作为我国“三农”融资的主渠道,银行业支持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分别发布文件,围绕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总要求,就银行业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作为我国“三农”融资的主渠道,银行业支持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分别发布文件,围绕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总要求,就银行业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引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三农”融资实现了“量增、价降、面扩”,取得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
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我们祖祖辈辈靠养牛为生,靠着踏实劳动养活一家老小,赶上这几年党的好政策,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不过,一些预料之外的困难还是会发生。”家住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赵家窑村的赵格日乐吐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今年,他的儿子和母亲相继生病,原本用来投入生产的钱全部用在了治病上,甚至面临着卖牛换钱的困境。
在得知赵格日乐吐的情况后,邮储银行左中支行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驱车127公里,对其申贷资格进行精准调查和认定评估,只用了两天时间,就为其批准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这下,不用卖牛了,我用这笔钱建起了300平方米的干草库、100平方米的饲料库、3000平方米的牛圈,还添置了10多头母牛,贷款帮我们渡过了最紧张的日子,我家不仅没有因病返贫,日子还越过越好了。”赵格日乐吐说。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的一条,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国家乡村振兴局最新发布显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
这其中,离不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努力。2022年,农业银行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加大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力度,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该行在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达1.7万亿元,在160个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富民贷”余额近60亿元。
据为赵格日乐吐办理贷款的客户经理介绍,近年来,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为全区涉农企业、农户、农业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累计投放涉农资金230亿元,建成信用村9467个,评定信用户21万户。
以产业振兴为引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并进入全面深入推进阶段。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脱贫劳动力的务工规模达3268.7万人,已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中央支持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超过1.6万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持续加强;今年前9个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745.1亿元,同比增长8.8%,乡村富民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发展。
可以看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今年以来,一系列更有力、更精准的支持举措陆续出台。在金融领域,人民银行与银保监会相继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与《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支持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放眼全国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特别是作为“五个振兴”之首的产业振兴,在今年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农村电商等乡村新兴业态等发展皆有所成,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农村创新创业也日渐活跃。
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支持乡村振兴的具体方案和创新举措,例如,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破解乡村金融难题,上线卫星遥感应用系统赋能乡村金融应用场景等等。此外,通过科技的赋能,银行以信用建设切入农村市场,以产业链开发为脉络,持续构建数字化转型、平台渠道、风险管控体系等支持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多亏了厦门国际银行的‘好康贷’,帮助解决了家里的资金需求,我才能安心腾出手来为茶农做更多的事。”福建武夷山街道三农服务中心的李女士不无欣喜地说。据了解,作为科技特派员,今年,李女士在武夷山市指导20多位茶农种植茶叶,同时她也是厦门国际银行科技特派员专属贷款的受益对象之一。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现实中,农村基层引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今年以来,“人才振兴”受到格外关注。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是激发乡村人才活力的重要支撑。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则开始行动起来,以金融之力支持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据介绍,今年,厦门国际银行南平分行联动武夷山当地茶业种植产业相关单位和协会,为当地茶叶领域的科技特派员群体提供专属消费信贷服务。该行通过“好康贷”产品为奋斗在闽北茶园中的科技特派员纾困解忧,助力科技人才全身心投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以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茶产业发展,共同推进人才下沉、技术下沉、资金下沉。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来,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模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资金投入方向从补齐短板向提升质效转变,产业支持模式从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服务方式从基础服务向深层服务转变。
“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三农’倾斜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随着农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农村信贷需求呈现出长期化、大额化、多元化的趋势,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适应这种变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金融政策创新团队带头人、教授罗剑朝在受访时表示,下一步,要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