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0日,不足一个月时间,市扶贫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扶贫基金会、市慈善总会、驻洛部队、市关工委、市妇联等系统累计收到爱心捐助资金达1000万元。
几天前,栾川县栾川乡的张伊梅告别父母,第一次离开家乡,开启了崭新的大学生活。行囊中,有家人的嘱托,也带着一份对爱心人士的感恩。
张伊梅一家四口,母亲患病,弟弟念书,全家的担子都压在打零工的父亲身上。多少年来,全家都盼着她能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8月中旬,当大学录取通知书真真实实地摆在这个窘迫的家庭时,一家人却因拿不出学费而焦灼万分……
在全市,像张伊梅这样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有1094名。当他们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时,一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爱心资助贫困大学生募捐活动在全市拉开——
8月15日,市扶贫办联合市教育局、市委市直工委、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广播电视台、市扶贫开发协会、市扶贫基金会等10家单位,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呼吁大家伸出援手爱心资助贫困大学生。
倡议发出后,长期参与脱贫攻坚和公益事业的洛阳银行,第一时间与市扶贫基金会取得联系,沟通捐款事宜。随即,洛阳银行遍布全省的160多个网点、2000多名员工迅速行动,一笔笔善款源源不断汇入该行工会募捐专户。
“爱心从四面八方汇聚,数字每天都在刷新。”洛阳银行工会相关负责人说,截至9月4日,该行全体员工累计捐款57.68万元。在此基础上,银行总部又拿出42.32万元,共计捐款1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子,成为此次募捐活动捐资最多的单位,被授予市社会化公益扶贫“爱心圆梦工程”2017年资助贫困大学生爱心单位。
精准扶贫、爱心助学,媒体也在行动。8月22日,由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发起的洛报帮扶·2017阳光助学活动,共发放42.8万元助学金,128名寒门学子受助。“孩子们接过助学金的那一刻笑得很甜,我们的心里也是暖暖的。”洛报爱心帮扶中心主任郑凤玲说。
爱心募捐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洛龙区90岁高龄的刘贤智老人通过《洛阳晚报》得知了此次爱心资助活动。由于行动不便,他致电市扶贫基金会,工作人员上门完成了老人的愿望。不仅如此,中信重工的退休职工刘永国也捐出了省吃俭用攒下的5000元积蓄。基金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刘永国老人是以个人名义捐款的,但在汇款单上特意注明了中信重工老干部管理处,彰显了老一辈的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0日,不足一个月时间,市扶贫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慈善总会、驻洛部队、市关工委、市妇联等系统累计收到爱心捐助资金达1000万元。
爱心点燃希望,温暖宛如朝阳。报到临行前,张伊梅等今年金榜题名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以及其他家庭困难的寒门学子将陆续拿到数额不等的助学金,把爱的阳光装进行囊,开启新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