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中国,正在合力描绘更加美好的时代画卷。
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中国,正在合力描绘更加美好的时代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平均减贫1000万”“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信心和力量。脱贫只是新的起点,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做好“后半篇文章”,续写乡村振兴新传奇。
巧用“绣花神针”,绣出乡村振兴新画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要像抓脱贫攻坚那样抓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紧紧扭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在“特”字上做文章,在“优”字上求突破,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把产业做大,把特色做强,为村民种上“摇钱树”。紧扣生态宜居这一主题,在“颜值”上再发力,治污治乱治脏,绿化、美化加优化,用妙手打造美丽乡村;夯实乡村治理这个基石,坚持自治、法治、德治,化解矛盾纠纷,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用好“绣花针”,做好“精细活”,在“精准”上再深入,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下足“绣花功夫”,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脱贫摘帽并非一劳永逸,还存在许多变数,如果根基不扎实,极有可能返贫。因此,劲不能松,责任不能减,保持强劲攻坚态势连续作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扶上马送一程”,帮脱贫群众练好真本领,送上致富的“金钥匙”,让脱贫群众挺起腰杆走向富裕路。以刚性的制度撑起保护伞,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筑牢政府兜底保障线,告别“一人生病,拖累全家”,实现“一人生病,多方保障”。广大基层干部要沉下身子,走村入户,鼓足“志气”,送上“技能”,引导脱贫群众克服“福利依赖”思想,从内心深处树立“我要富”,从行动上实施“快致富”,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新的生活。
发扬“绣花精神”,坚决打好乡村振兴的持久战。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因此,要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强化政治担当,不负历史使命,以“军令状”倒逼责任落实,敢于啃硬骨头,以为民之心答好振兴卷,确保各项富民政策不走样。广大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真正做到“群众不致富,干部不脱钩”,千方百计为群众拓宽致富路,竭尽全力筑牢返贫致贫风险“防火墙”。做好群众的“主心骨”,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以更精更细更严的标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乘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东风,踏步新征程,走好振兴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再精准,精雕细刻,绣出精美画卷,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篇章。(廖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