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河南洛阳正疾驰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人行洛阳市中支紧紧围绕“用好政策工具+践行普惠金融+三送服务”的“三位一体”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当前,河南洛阳正疾驰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人行洛阳市中支紧紧围绕“用好政策工具+践行普惠金融+三送服务”的“三位一体”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用好政策工具
初夏暖阳洒在伊河上,栾川县王坪村铁路小镇一派热闹景象。村民刘东海在自家农家乐宾馆前招揽游客,忙并快乐着:“感谢党的好政策,栾川农商银行给俺贷了30万元,俺把宾馆装修升级了,生意更好了。”
让老刘感到贷款容易的背后其实是一盘“大棋局”。人行洛阳市中支积极发挥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扶贫再贷款展期稳定已脱贫贫困县帮扶政策,运用支农再贷款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立足“三农”发挥再贷款精准滴灌作用,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力度。
为增强再贷款政策的针对性和普惠性,人行洛阳市中支引导辖内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支持乡村振兴信贷投放,以优惠利率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信贷服务与支持,降低“三农”融资成本。去年以来,人行洛阳市中支累计向辖区19家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74.52亿元,同比增长25.6%,运用央行再贷款资金发放的涉农、扶贫领域贷款单笔利率较一般性商业贷款利率低2至3个百分点,切实将央行低息资金传导至涉农领域。
践行普惠金融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的主干渠,要修好金融服务触达的分支渠。人行洛阳市中支积极推动普惠金融,以普惠金融服务站为支撑,以普惠授信为助力,突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产品、普及金融教育”,形成了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不断完善和构建普惠金融数字平台生态。人行洛阳市中支对辖内各金融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丰富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介“普惠通”APP。截至目前,共计28家银行的188个金融产品上线“普惠通”APP平台,农户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得到提升。
持续规范和完善普惠金融服务站功能。人行洛阳市中支按照“整合资源、聚合服务、突出功能、轻型运作”规划新增农村支付服务点,依托村镇社区的超市、商铺、快递点等设立多位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站,实现村镇居民“一站式”办理基础金融业务。截至目前,洛阳市已建成普惠金融服务站2567个,实现金融服务100%全覆盖。
全面深化和推动普惠授信工作。人行洛阳市中支积极推进整村授信模式,构建“信贷+信用”授信体系。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创新普惠信贷产品,推出“河洛e贷”“惠农e贷”“金色家园”“福民快车”等创新型涉农金融产品56个;发放“无抵押、无担保、利率不高于6.75%”的纯信用贷款,降低农户融资成本,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
截至目前,洛阳市普惠授信已完成基础授信8.62万户,普惠授信覆盖率81.87%;发放普惠授信贷款36.32万笔、99.83亿元。
“三送服务”到乡村
“贷款真是‘及时雨’,俺这果树苗旱不着了!”看着汩汩清冽的渠水,家住潭头镇蒿坪村的曾海霞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原来,曾海霞在村里承包了五亩土地种植无花果,等栽下了2000株幼苗后,浇苗的钱没了着落。在这个节骨眼,当地人民银行和民丰村镇银行主动过上门,“送”来了5万元贷款,帮助曾海霞解了难。
去年以来,人行洛阳市中支成立乡村振兴调研工作组,深入农村金融网点和田间地头,开展“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的“三送”活动,积极宣传解读脱贫小额信贷政策、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政策和其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提高农户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的知晓度,曾海霞的难题就是在金融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中得到了解决。调研组先后走访18个自然村、72户农户、40个金融机构网点及普惠金融服务站、19家企业,惠农助企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