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河南省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和疫情点状暴发的叠加冲击,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落实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级书记一起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2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河南省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和疫情点状暴发的叠加冲击,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落实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级书记一起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省上下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有效巩固,在大灾之年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加强监测帮扶。全省不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行“1357”精准识别工作法,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一户、纳入监测一户、精准帮扶一户。截至12月22日,全省识别认定监测对象21.6万户68.2万人、居全国第3位,其中7月份以来新增11.2万户35.5万人,做到了应纳尽纳。强化精准帮扶,做到每户监测对象明确一名干部为帮扶责任人,开展“一对一”帮扶。
紧盯政策落实。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快优化调整全省脱贫攻坚期内出台的帮扶政策,已出台省级政策文件35个。继续把脱贫县作为支持重点,确定原4个省级深度贫困县为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予以集中支持。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定点帮扶、市县结对帮扶、校地结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继续实行。今年省市县驻村工作队全部完成轮换,现有驻村工作队1.3万个,驻村干部4.62万人,第一书记1.33万人。同时,分级分类培训乡村振兴领域干部51万人次。
抓实产业就业。紧紧抓住产业帮扶、就业帮扶两个增收主渠道,促进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性收入。截至11月底,全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外出务工227.1万人,较去年底增加21.7万人;全省实施产业项目5842个,惠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46万户。通过产业就业帮扶,群众收入稳定增长,按收入年度算账,初步统计全年全省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379元,较上年增长10.2%。
聚力灾后重建。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安排资金13.6亿元,支持受灾脱贫地区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27名省级领导和27个厅局对口帮扶27个重灾县。目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受灾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灾需要恢复重建的5311个扶贫项目竣工率85.4%。
加大资金投入。中央省市县四级共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8.85亿元,超过去年规模。截至12月22日,按照新的政策要求,全省53个脱贫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97.89亿元。三季度末,全省精准帮扶贷款余额2025.69亿元,较去年底增加78.53亿元。全年全省交易宅基地复垦券1.42万亩,为脱贫县筹集资金26.74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