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日至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栾川、嵩县基层一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工作。
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有机结合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李亚到栾川、嵩县调研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工作
工作的着力点在基层,工作的发力点也在基层。15日至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栾川、嵩县基层一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工作。
调研期间,李亚走村入户,一路察看、一路问询,与大家一同探讨脱贫良策、中心镇特色镇发展之路。一路走来,思考不停,点拨不断,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用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
驻村干部是否沉在基层?工作作风是否从严从实?精准帮扶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群众对脱贫政策是否熟悉掌握?带着这些问题,李亚一行首先来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栾川。
栾川县潭头镇石门村是一个搬迁村。走进该村,30多座土坯房经过翻修、重建,已经变成豫西古村旅游民居——“石门土屋”。李亚走进客房,查看配套设施,询问入住率,对该村开发昔日农家老宅、留住乡愁乡情、发展当地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石门土屋有效盘活过去宅基地,取得了良好效果,希望继续探索村民参与的新模式,打造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通过经济利益把宅基地、承包地和公司运营有机结合,让群众获得更多利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冒着细雨,李亚深入栾川县秋扒乡,考察正在建设的易地搬迁社区建设进展情况,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崔光正刚刚搬入社区新居,李亚与他亲切地拉起家常。“新房住得习惯不习惯?搬出来后老房子怎么处理?家人有没有在附近务工?”李亚问得十分仔细。当得知崔光正等不少贫困户都通过易地搬迁方式搬出深山、住上新居、逐步适应新生活后,李亚十分高兴,祝他们生活越来越好。
随后,李亚走进秋扒乡扶贫产业园,实地了解企业安置就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等相关工作。他要求有关部门用好到户增收资金,搞好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苗木花卉等产业,确保贫困户持续受益,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增收。
李亚强调,易地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也有明确要求。栾川地处深山区,易地搬迁任务较重,做好这项工作,重在不折不扣抓好政策落实。要千方百计在脱贫产业谋划上下功夫,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积极引导搬迁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社区治理、党支部等工作配套覆盖。要统筹盘活、处置好原有土地资源,充分落实政策,维护好群众利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调研期间,李亚还随机前往栾川县庙子镇龙潭村、陶湾镇协心村、叫河镇牛栾村,嵩县车村镇运粮沟村等地,暗访检查当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是否认识分包干部?村干部都提供了哪些帮助?各项脱贫政策是否宣传到位?”李亚就这些问题一一向李广营、杨忠志、索春霞等贫困户核实,详细询问他们家中人口、承包地亩数、收入来源、是否享受新农合政策等信息,对照精准脱贫明白卡核实脱贫各项情况,不时提出问题让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现场解答,对致贫的原因仔细分析找出症结,提出解决办法。
李亚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的系列讲话精神,用足“绣花”功夫,坚持精准施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真正把“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
大抓基层,夯实脱贫之基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广大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如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如何推进实施?李亚对此十分关心。
栾川县党员综合服务中心,建有一个先进典型群体事迹展厅、一个党员服务中心、一个党员教育课堂、一个党员互助超市、一个党性体检室,着力打造党员服务、党员教育的良好平台,被党员亲切地称为“党员之家”。李亚对栾川县这种探索给予肯定,希望他们进一步结合基层党建实际,不断提升对党员的服务、教育和管理水平,强化人民群众和普通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去年都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怎么样?合格党员标准是什么?组织生活会是否每次都有记录?”在龙潭村、牛栾村等地调研时,李亚详细询问了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李亚指出,要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有机结合,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办理量最多的是什么业务?新农合参合情况如何?劳务劳工信息提供都有哪些?”在协心村党群服务中心、车村镇便民服务中心等地调研时,李亚详细询问便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便民服务中心,是各级党委、政府面向农村群众的政策落实窗口,是各种便民利民手续的办理窗口,也是脱贫致富就业信息的发布窗口,要进一步规范、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昨日中午,李亚一行来到嵩县饭坡镇敬老院,适逢老人们午饭时间。“在敬老院生活几年了?一周能吃几顿肉?在这里能经常洗澡吗?”李亚与老人们唠起了家常。李亚说,尊老爱老助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农村五保户老人进行帮扶救助,是国家大力实施的一项兜底保障政策,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要将养老和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要把提高农村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率作为一件民生实事来抓,做细思想工作,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服务设施;要做好分散供养老人保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要积极组织各类爱心活动,让养老院成为弘扬正能量的载体和窗口。李亚还叮嘱随行嵩县负责同志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按照省委要求深入开展“五查五促”,为贫困老人提供更优质服务。
“群雁高飞头雁领,贫困村往往贫在产业、困在支部。”李亚在调研中指出,市委决定将今年确定为“河洛党建计划”巩固提升年,提出要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各地各部门要着力强化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两大功能”,建好党员队伍、基层干部队伍“两支队伍”,抓好经费保障、阵地建设保障“两个保障”,解决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两个不平衡”问题,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两个全覆盖”。他强调,要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有机结合,完善“党建+扶贫”工作机制,市县履行好主体责任,乡村履行好包干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用“两学一做”夯实脱贫之基,在奋战脱贫攻坚中深化“两学一做”,通过学党章党规树牢脱贫攻坚的初心和宗旨意识,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更好了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法举措,引导广大党员争做政治坚定、遵守纪律、品格高尚、无私奉献的合格党员,全心全意带领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
统筹推进,走好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中心镇特色镇,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
栾川县潭头镇、嵩县车村镇,都是我市着力谋划实施的特色镇。潭头镇正在规划打造特色旅游小镇,车村镇正在打造嵩县全域旅游的游客集散地、中转地和服务地。李亚听取了两个特色镇规划建设情况,实地察看了基础设施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并对进一步提升镇区规划、完善服务功能提出要求。
就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李亚强调,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依托生态环境、民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实现多规合一。二要坚持生态优先,重点做好绿文章、水文章,统筹考虑污水、垃圾治理和镇容镇貌改善,持续提升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打造良好旅游环境。三要突出产业支撑,围绕旅游主导产业,进一步配套完善相关产业链条,利用山区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四要凸显文化元素,注重发掘、融入豫西地区特有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等元素,让游客更好感知历史文化习俗。五要着力彰显特色,坚持建筑、旅游项目、产业支撑、文化习俗“特色化”,着力打造错落有致、疏密有度、显山露水的特色小镇。六要统筹推进,真正走出一条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产业支撑、文化厚重、特色彰显、“互联网+”为牵引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市领导陈向平、杨廷俊、娄会峰等参加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