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河南省召开脱贫攻坚整改规范档卡培训会议,明确要求围绕精准甄别漏识、错识、误退三个关键环节,全面甄别农户情况,建立户、村、乡、县四级脱贫攻坚档案,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会议指出,规范档卡是我省脱贫攻坚整改取得实效的基础和前提,对全省脱贫攻坚今后工作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我省一些地方存在贫困人口退出与识别不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违规违纪、帮扶工作不扎实、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薄弱、脱贫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基础信息不规范、不一致。因此,规范档卡既是集中整改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全省整改工作的重点。
会议安排部署档卡规范化整改工作,印发了《河南省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对贫困户家庭档案资料清单、村级档案资料清单、乡级档案资料清单,以及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精准退出等环节的各类参考文本,都进行了统一规范。会议要求,通过加强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全面地记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过程,清楚地留下脱贫攻坚每个时段、每个步骤的工作“痕迹”和“轨迹”,真实地展现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成果。按照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5月10日前,全省所有贫困村和扶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均要成立村级脱贫责任组,责任组组长由乡(镇)副科级以上(含副科级)干部或驻村干部担任,对所在村脱贫攻坚负总责,当前的重点任务是抓好档卡规范工作。
会议要求,规范档卡工作要逐级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要压实村级脱贫责任组组长、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的责任。县级党委政府对规范档卡工作负主体责任,乡级党委政府负具体组织实施责任,书记乡长对规范档卡工作负领导责任。市级党委政府对规范档卡工作负重要的组织领导责任。
会议强调,档卡整改规范要逐户甄别核查,围绕精准甄别漏识、错识、误退三个关键环节,全面甄别农户情况。入户走访要做到“两个必到”: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必到,2014年、2015年退出的贫困户必到。同时,对疑似贫困户要运用好“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六步工作法,重点算好收入账,统一按照2016年人均纯收入3026元的标准核定,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会议明确了整改时间表,要求各地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紧推进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