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因地制宜、脚踏实地。河南省近日修订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降低工作经验在评价体系中的加分权重,把政绩的指挥棒导向实事求是。
近日,河南省修订扶贫工作考核方法,降低工作经验在评价体系中的加分权重,防止脱贫工作中涌现的虚浮作风,要力戒“任务刚下达、成绩和数字就报上来了,工作刚安排、经验和做法就总结出来了”的情况。
通过一系列严密的考核办法和刚性的任务分解,能够倒逼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积极作为。但如果把对脱贫攻坚的重视转化为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容易滋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实之风。
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花架子”,主要原因在部分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也与当下一些地方的考核导向相关。有的地方对脱贫考核指标规定过于生硬,或是把形成一般性的经验作为评判标准,或是将贫困户的脱贫数量当成硬指标,从而客观上造成一些地方经验和实践两张皮、对贫困户“拔苗助长”的情况。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因地制宜、脚踏实地。河南省近日修订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降低工作经验在评价体系中的加分权重,把政绩的指挥棒导向实事求是。各级党员干部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要有实事求是的责任感,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美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