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全国乡村振兴局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旺,乡村兴。12月27日,《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二次审议。针对产业发展问题,《条例(草案)》新增了不少亮点内容,其中提出,要打造口粮生产、粮食储运、食品
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我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农村社会保持和谐安定,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功不可没。当前,“三农”压舱石作用越来越凸显,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乡村振兴大业仍在进行。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面对新问题、新需求,国资央企接续奋斗,全面发力,践行央企责任和使命,助力提升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水平。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线索,党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的百年奋斗史诗的重要组成,是党的初心使命最生动的诠释。
12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21)》绿皮书。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
日前,河南省提出以“12345”工作模式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健康支撑。“12345”工作模式,即坚持1个目标、健全2项机制、强化3个协同、抓实4项措施、推动5个提升。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数字乡村建设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应运而生的,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