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局11日发布,今年上半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构建良好的乡村生态体系是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有关数据显示,务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四成。如何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文章提出这些举措,一起来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乡村是当前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相对薄弱的环节,文化产业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完善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赋能乡村振兴,是当前亟须探索的问题。
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是中国乡村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从全面脱贫到全面振兴,发展任务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在新的阶段,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带动性、辐射性意义。
在中原广袤乡村大地上,历经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积淀,留下了绚丽多姿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如何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做强做大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
30年前,习近平同志著述《摆脱贫困》,围绕闽东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重大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闪耀
7月5日,《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福州召开。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称,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
6月29日,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洛阳正式开班,来自全省各市、县(区)人社部门、农业主管部门、涉农高校及多家涉农企业负责人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