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如何建设好养护好(政策解读)

作为我国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的投资建设和升级改造备受关注。

6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农村公路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将“四好农村路”经验、做法、要求以法规形式固化下来,从更高层面、更全维度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公路发展有哪些挑战?农村公路如何建好护好?日前,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出台法规,有何作用?

截至去年底,农村公路占全国公路总里程近85%

“《条例》出台标志着农村公路发展迈出新的一步,开启法治化新阶段。”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孙永红表示,《条例》把成熟的政策举措以法规形式固化下来,成为今后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虽然现行公路法规条例对包括县道、乡道在内的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已有明确规定,但主要是普遍规范和要求,很难针对农村公路作出专门性规定。”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解晓玲表示,制定《条例》,是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补充,将结合农村公路自身特点和实际作出系统化立法、整体性处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公路进入崭新发展阶段。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近85%,“十四五”以来,新改建农村公路71.6万公里,带动农村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巨变。

我国农村地域广、人口规模大,迄今仍有近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公路发展任务仍然艰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优化乡村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农村公路与城镇布局、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着力提升农村地区公路网络的覆盖范围、服务效率和路网韧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要求推动农村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和一体融合。

“《条例》出台是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积极回应民生期盼的重要举措,将助推农村环境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更好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提供保障。”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方田表示。

升级改造,何处着眼?

仍有2.7%农村公路需进行升级改造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农村公路,抓紧升级改造、尽快实现达标。

升级改造,空间在哪?

根据《2024年度全国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按技术等级来看,等级公路比例达97.3%,仍有2.7%的等外公路尚需结合交通需求、生产生活实际及相关规划等情况,有序升级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

“要坚持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精准推动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志强介绍。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布局建设重点和时序,推动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和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对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农村公路根据需要抓紧升级改造、尽快实现达标。同时,深化交通与旅游、能源融合,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安全为要。自2012年以来,我国已累计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41万公里,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高。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农村公路及其桥梁隧道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强化应急保障和防灾抗灾能力建设。

提高质量。强化制度建设、标准引导、社会监督、信用评价等,确保农村公路质量耐久、工程耐用。

据介绍,交通运输部今年全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0万公里,新增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乡镇250个,新增通硬化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1.2万个。

建好护好,资金哪来?

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格局形成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相对较低,大部分为三、四级公路。根据现行公路标准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大致为8至10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大致为10至15年。养护好农村公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成为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好护好农村公路,资金从哪里来?

“政府投入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主要来源。”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贾毅介绍,中央通过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等资金渠道,地方政府通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支持农村公路发展。

建设方面,中央投资以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为主。2024年,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新设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养护领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政策。养护工程补助,主要以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日常养护资金,划定了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对县道、乡道和村道的相关支持标准,并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以中央资金为引导,各地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逐步构建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发展资金保障格局。

例如,在福建,当地推出“福路贷”,将农村路网项目与周边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收益项目整体打包立项,实现市场化运作的公路融资模式,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浙江丽水,引入保险机制,实现全市农村公路“出险及时报、损毁及时修、资金及时到”,有效提升农村公路灾毁修复效率。

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央累计在农村公路领域投入车购税资金超80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4.7万亿元,有力保障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聚焦落实《条例》有关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1
洛阳市扶贫基金会
Copyright@2015-2016 豫ICP备14039820号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56号 洛阳银行总行办公楼13楼12A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