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人才“引擎”,赋能乡村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应聚焦乡村人才发展,构建“识才、育才、用才”三位一体的战略体系,以人才振兴为引擎,驱动乡村发展实现“步步高”,迈向更广阔的前景。
精准识才,广拓人才“蓄水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识才是人才工作的起点,唯有打破学历、资历、身份的桎梏,方能让隐匿于乡野的“宝藏人才”崭露头角。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传承技艺的“手艺人”,虽无光鲜履历,却深谙乡土智慧,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本土力量。为此,需构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发现网络:通过“地毯式”走访挖掘民间能人,依托群众口碑举荐“草根精英”,借助技能比武选拔实干先锋;同时,紧扣产业升级需求,靶向引进农业科技、数字营销、文旅策划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让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在乡村落地生根,激活发展新动能。
精心育才,厚植成长“营养土”。人才成长如同茁壮的幼苗,需科学培育、持续滋养。构建“政校企研”协同的培育生态,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乡村人才定制班”,定向输送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依托职业院校、农技推广中心等平台,开展“短平快”实用技术培训,让农民变身“新农人”;针对创业群体,开设创业指导专班,提供政策解读、市场分析、风险评估等全链条服务,助力“创业梦”照进现实。此外,实践是人才成长的“磨刀石”,通过打造田间课堂、产业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在项目一线锤炼本领;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学术交流,帮助其紧跟行业前沿,实现从“本土能手”到“行业尖兵”的跨越。
科学用才,筑牢干事“强磁场”。“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人才效能的最大化,关键在于“人岗相适、才尽其用”。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构建精准匹配机制:推动技术型人才下沉生产一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效益;支持管理型人才统筹资源配置,以科学规划激活产业发展潜能;鼓励文化型人才深耕乡土文脉,将传统技艺、民俗文化转化为文旅IP。同时,以制度创新激发人才活力,建立“以绩定酬、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评优表彰中向乡村人才倾斜;完善“一站式”服务保障体系,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伍越坷)